2023年全国重点城市商场空置率又降了!
,约3成购物中心空置率超10%。经济与就业持续改善,居民消费信心逐步提升,品牌商承租力回血。
统计时间:2024年3月14日(因踩盘数据会实时更新,存在一定变动,不同时间统计的数据会存在差异,不能与之前发布的数据进行对比)
统计范围:2019年1月1日-2023年12月30日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成都、重庆、南京、苏州、杭州、郑州、武汉、长沙、天津、佛山、西安、合肥、青岛、厦门、福州、南昌、南宁、昆明、贵阳、泉州24个城市,商业面积5万㎡及以上已开业购物中心
“出租率”、“空置率”释义:根据实地踩盘的全量门店数据计算得出,出租率=已出租店铺数量/总店铺数量;空置率=1-出租率
“品牌门店开关店比”=开店数/关店数比值1,表示品牌门店发展呈现扩张状态(开店数关店数)比值=1,表示品牌门店发展持平(开店数=关店数)比值1,表示品牌门店发展呈现收缩状态(开店数关店数)
分城市线年一线城市整体优异,平均空置率为6.71%,远低于二线%。但具体到城市,二线城市中的青岛、西安、杭州、南京出租率领跑,空置率低于5%。
天津、佛山、昆明空置率依旧高企,均超13%,24城中出租率最低。2020-2022年,这三城购物中心空置率皆超过10%,经营持续承压。
2023年区域商圈强势复苏,24城平均空置率同比下降26.20%至8.17%,接近疫前水平;市级商圈经营承压,空置率升了18.20%至11.30%,五年来首次超过区域商圈30%以上。
上海购物中心空置率环比下降48.39%至5.92%,复原力遥遥领先。其中,市级商圈购物中心空置率为6.95%,区域商圈购物中心空置率为5.76%。寸土寸金的上海,核心区域竞争尤为激烈。
超五成购物中心出租率达95%以上,16.67%购物中心空置率超过10%,优于24城整体水平。
“非标商业”抢眼,以新颖主题、特色场景创造高话题度,提振市场。如百联ZX创趣场、瑞安鸿寿坊、龙湖江湾里 MEET678、龙华会等。
超六成购物中心出租率95%以上,约二成购物中心空置率超过10%,整体供需情况表现优秀;市级商圈购物中心空置率为8.90%,区域商圈购物中心空置率为6.75%。
开业数量全国第一,总体量超120万㎡(仅次于上海),几乎都在下半年亮相。虽商业增量压力较大,但新项目以较高入驻率开业,如全国首个大悦汇——广州黄埔大悦汇招商率99%、开业率93%。
开关店比1.37,为一线城市中最高值。其中,餐饮业态租赁需求远超业态,在新开门店中占比40.35%。
茶饮咖啡加速扩张,国潮、健康属性品牌拓店意愿更强。2023年,霸王茶姬、潮汕功夫奶茶“COTX茶月山”、定位为东方追香新茶饮的“茉莉奶白”、主打健康手工珍珠奶茶的“煲珠公”以及茉酸奶、HUN混果汁等在广州布局数家门店;
又一轮餐饮副牌上场,押注羊城。喜茶·茶坊全国首店、呷哺呷哺旗下子品牌“趁烧”广州首店、九毛九新品牌赏鲜悦木牛肉火锅全国首店,以及卡朋开设粤菜馆小悦东山、茶理宜世试水粤式糖水。
深圳购物中心空置率为7.70%,创造了近四年最大降幅,同比下跌34.02%,势头向好。其中,市级商圈购物中心空置率为8.08%,区域商圈购物中心空置率为6.68%。
前海壹方城全年焕新近1/3店铺,2023年有超90个品牌销售全国第一、240余家品牌销售深圳第一;深圳万象天地打造快闪街区【MXTR街区】,多个周末单日客流近20万、4个月内创造零售额达952万元;
瞄准港客消费喜好,商场不断“整活”。福田星河COCOPark打造首个城市级别的香港消费品推介会——“港·潮流”购物节(Chic Hong Kong)、金光华广场调高餐饮比例至33%,两者2023年度客流涨幅均超过40%,人气暴涨。
首店数量创近3年新高,其中超100家为国际品牌首店,深圳零售市场中高端及奢侈品牌渗透度进一步提高。如Costco华南首店、老佛爷百货华南首店(中国首家精选概念店)、山姆独栋旗舰店、PRADA BEAUTY中国首店、意大利著名沙龙香“Santa Maria Novella”中国首店、LE LABO华南首店等。
步入2024年,深圳新增供应量与广州相近,代表项目有K11 ECOAST(K11内地首个旗舰项目)、前海壹方汇(鸿荣源壹方商置的首个“壹方汇”)、坂田万科广场、罗湖益田假日广场等。得益于《促进消费提升扶持计划》等政策支持,深圳将打造更多购物节吸引更多跨境消费,预计购物中心总体出租率稳中趋升。
西安、青岛、杭州、南京、苏州为代表的“稳铺小能手”,空置率波动曲线%以下,前三者出租率甚至优于疫前;昆明、郑州、天津、福州、佛山、南昌继续高位承压,样本购物中心2023年平均空置率超12%。
武汉、长沙、佛山购物中心空置率2023年虽高于10%,但同比上年呈下降趋势,且新开店大于新关店,商业活跃度高。
西安延续近五年空置率始终维持在10%以下的良好态势,2023年环比大幅下降59.08%至3.04%,出租率在24城中仅次于青岛,位列第二。
超七成样本购物中心出租率达95%以上。6个新购物中心入市(商业建筑面积≥3万㎡,不含存量改造项目),全部位于非市级商圈。西安南飞鸿·乐荟中心(西北首推“生态”理念的商业项目,开业3天去重总客流达40万人)、浐灞印象城(瞄准15min便民圈业态、社区生活理念以及宠物友好空间)等,多元商业形态制造消费新热点,助力商圈氛围加速形成。
首店同比暴涨205.75%,至260余家(仅包括品质首店,不含一般首店),近三年首进首店TOP10城市,成“高端品牌西北首发地”。期内,Valentino Beauty、中高端男装RAZZLE、高端护肤品牌AOXMED瑷科缦西北首店进驻西安赛格国际购物中心。
中部地区唯一一个GDP超2万亿元的城市,而且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时隔四年重新迈上7千亿台阶,达7531.9亿元。
空置率环比下降17.21%至10.58%。其中,市级商圈购物中心空置率为14.68%,区域商圈购物中心空置率为8.37%。市级商圈迎来观望调整期,新旧更迭加速,致使空置率高企。
大部分位于非商圈区域。永旺梦乐城武汉江夏(目前全国最大永旺梦乐城)接近满租开业,进一步释放区域消费需求。
超三成购物中心出租率95%以上,超五成购物中心空置率超过10%。武汉标杆项目,积极引入高能级品牌、打造城市级IP保持竞争力。武汉摩尔城近3年引入的140家首店品牌,2023年累计销售20亿元;此外,520青年潮流艺术节、夏日海岛市集、奇域之境等现象级营销事件,共同助力项目去年整体销售额达30亿元。
茶饮咖啡活跃,竞争升级。在精品咖啡Seesaw退出武汉市场、台盖延续关店趋势下,MANNER COFFEE、M Stand、茉莉奶白、柠季等品牌加速扩张,爷爷不泡茶、真茶屋等本土茶饮热度攀升。
从供给端看,2023年成都有8个购物中心入市(商业建筑面积≥3万㎡),总体量90余万㎡,超半数位于高新区和天府新区,新区商业发展提速。成都天府大悦城(开业率超93%、开业三天总客流超50万)、成都天府和悦广场(二期亮相后升级为区域内首座大型全品类购物中心、开业3天销售额0.61亿元)等以王者新秀姿态登场。
本地“潮牌”文化愈发浓厚,成都服装业态加速向年轻化迭代。服装业态开店量大于关店量,为城市贡献超三成首店。如BOOM MARKET(西南首家会员制买手折扣店)、瑞典设计师品牌Charlotta Gandolfo全国首店(少有的结合豪华社交与度假功能的品牌)。
高新区和天府新区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且商业形态多元发展,既有“公园综合体”成都天府招商花园城,又有成都润扬·TFC天府中心、成都明日巴适TOMORROW BASE等小型非标项目;主城区则有成都光环购物公园、成都王府井MALL等重磅项目计划入市。
重庆新入市项目在建筑形态/首店招引等方面不断突破、存量物业焕活升级提速,在保持竞争力的同时助力商圈焕发活力。
主要集中在升级强化社交空间,不少启动开业至今最大规模的调改。空间体验领先的重庆光环购物公园则注重打造沉浸式营销活动,相继营造“20米冰川玫瑰瀑布”、“光环下雪”,掀起打卡热潮。
空置率环比翻倍,增至13.78%,在24城中的增幅仅次于南昌。其中,市级商圈购物中心空置率为10.08%,区域商圈购物中心空置率为7.41%。
二七广场商圈空置率超20%,正处于“形成具有强目的性的时尚核心极”的阶段,部分项目或退场或进行大规模调改。
郑州丹尼斯大卫城通过大量引入首店、升级门店形象对奢侈品牌提档升级。2023年引入CHANEL、Dior、FRED、CREED等十多家高奢品牌区域首店;并带来LV、BURBERRY、SAINT LAURENT、BALENCIAGA等品牌全新双层精品大店,助推全年销售额达94亿元。
“量质挖掘城市”(业态丰富度指数、品牌质量指数需要不断挖掘城市),商业整体发达程度不错,自身商业活力有待持续挖掘。
本文 zblog模板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://www.wuhanmeirong.com/mei/1539.html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