诱导患者网贷4万元恐怕不是医院“正常看病流程” 新京报快评

admin 阅读:38 2025-02-26 21:41:07 评论:0

  ▲有网友爆料其表弟是一名28岁的智障患者,因青春痘问题前往武汉太医堂中医院就诊,被诱骗网贷4万元。图/IC photo

  据奔流新闻报道,有网友爆料其表弟是一名28岁的智障患者,因青春痘问题前往武汉太医堂中医院就诊,前期治疗花费1万多元却毫无效果。随后,医院告知患者后续治疗还需4万多元,患者无力支付,医院便诱导其通过某机构进行网络。

  而且,成功后,资金被直接打入了医院账户,而患者家属在发现后与医院交涉时,医院却以患者是成年人、自己签的合同为由推卸责任,并声称患者就诊时未表明自己智力有问题,医院是“按照正常流程看诊”。

  但问题正在于此,且不论医院方是否事前确认了患者的智力问题,在得知其无力支付诊疗费用后,便引导患者进行网络,这也是正常的医院看诊流程?多少有些让人匪夷所思。

  这也正如武汉当地卫生计生服务热线工作人员所回应的:当地民营医院的各类医疗纠纷投诉比较多,但诱导患者网贷还是第一次听说。

  从事件经过来看,医院作为医疗机构,诱导患者进行高利息网络,其行为显然违背了救死扶伤的基本职业道德。而且,如果患者民事行为能力有限,这种是否成立也需打上问号。

  目前,该事件的疑点还在于,医院方面是否已经与相关网贷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,乃至存在利益输送的情况。这些都尚需进一步调查。

  近年来,医疗行业诱导患者、过度医疗等问题并不鲜见。就在前不久,据媒体报道,西安一女士在某美容医院花费近200万元整容丰胸,其间被销售人员推荐,通过疑似与医院合作的网络平台100多万元用于充卡。术后出现纠纷,该医疗机构因涉嫌消费欺诈被起诉。

  从市场发展角度而言,民营医疗机构与网贷机构之间通过建立合作关系,在患者需要时提供相应的资金服务,以供备选,这本无可厚非。但其前提是,双方的合作是公开透明且合法合规的,一旦双方形成利益输送,合作便容易走向灰色地带。

  而此次事件中,在涉事医院所谓的正常看诊流程里,竟然让患者网贷4万元,院方显然难摆脱在其中有意促成乃至与网贷平台勾结的嫌疑。

  医疗行业关乎民生,对智力障碍者等弱势群体,医院更需体现关怀与照护,而不能视其为“待宰羔羊”借机牟利。这种行为一旦查实,不仅让人寒心,更是对医院品牌声誉折损。

  对此事件,当地12320工作人员回应称,会向该院主管部门反映情况并进行调查。希望职能部门能尽快介入,查明相关事实,给患者和公众一个答复。

  鉴于当地民营医院医疗纠纷投诉比较多的情况,也不妨以此次事件为契机,进一步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诊疗行为的管理和约束,切实维护好患者权益。

本文 zblog模板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://www.wuhanmeirong.com/mei/2218.html

标签:武汉美容
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。
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发表评论
搜索
排行榜
关注我们

扫一扫关注我们,了解最新精彩内容